
摘要: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得分,并运用Probit模型探究了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是否负债及负债途径决策的影响;再利用OLS模型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负债规模决策的影响,通过工具变量法控制其内生性。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的提高会使农户负债意愿显著降低,而且减少非正规负债渠道的选择;对于已持有负债的农户群体,金融素养对负债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我国应当提高农民群体金融基础知识的教育重视度,引导农户积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贷,以平滑家庭消费,获取更高资产效益。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我国家庭过度负债情况愈发受到各界关注。通过决策者对家庭负债的合理控制以获得超额生活幸福感、平滑消费曲线。然而,金融产品复杂程度同步攀升,缺乏必要的金融素养会导致家庭面临债务程度过高的风险。目前,国内外对于金融素养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其实际水平的测量、形成原因与机制、金融素养如何影响金融决策等方面(彭显琪、朱小梅,2018)。吴卫星等(2018)利用因子分析法,将CHFS调查结果中相关变量进行降维处理,从而构建金融素养得分。
农户家庭金融素养相对匮乏,在面临负债决策时更需要理性判断所带来的影响,以保障其合理收益。由于农户金融素养相对较低,容易选择非正规金融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决策,这就更需要金融素养的支撑(KIMBALL和SHUMWAY,2010)。因此,本文以农户家庭为切入视角,研究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的影响,期望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补充,同时从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是否负债、负债渠道、负债规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理论分析及提出假设
1.1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体或家庭单位都将生命内所有收益理性分配于各个周期,确保每个周期所进行的经济决策都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实现此结果需要满足“消费者完全理性且能够合理预估未来较长时期内的收支水平”(LUSARDI,2014)的前提,这就需要金融素养的支撑。但在现实情况中,消费者往往是缺乏理性的,即不具有足够的金融素养以支撑其合理调配家庭资产。因此,研究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的影响,有助于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合理补充(KLAPPER,2020),验证个体理论与现实的差异,为宏观分析奠定基础。
1.2信贷约束理论
NIEUWERBURGH和VELDKAMP(2009)认为,信息获取成本的升高会对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资产种类产生负面影响。尹志超等(2014)认为,金融素养的提高会带来更高的投资积极性。曾志耕等(2015)研究发现,更高的金融素养水平会影响家庭资产配置。在负债决策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充足的金融素养做支撑。农户家庭由于缺乏足够的金融素养,导致信贷约束压力倍增(张智富,2020)。因此,本文选取是否负债、负债渠道、负债规模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探究互联网金融中介效应影响下,金融素养对负债决策的作用机制。
2、数据、模型与变量说明
2.1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数据,该数据涵盖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样调查并获得了4万余份家庭样本及12万份个体样本。本文筛选并删除非农户口、异常数值样本、关键变量信息缺失样本,共得到有效样本12729个,其中持有负债的样本3801个,用于进行“负债规模”部分的分析。
2.2模型设计
本文通过对农户家庭负债决策影响中是否负债、负债渠道、负债规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负债行为的影响。被解释变量为“是否负债”“是否从正规渠道借贷”“是否从非正规渠道借贷”,是二值虚拟变量,因此选用非线性的Probit模型进行估计;而“负债程度”是连续变量,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模型进行估值,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被解释变量whether_liab表示“是否负债”,w h e t h e r_l i a b=1代表农户家庭具有负债;被解释变量infor mal_liab表示“是否从非正规取得借贷”,infor mal_liab=1代表从非正规渠道贷款,又由于农户极少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从统计学角度而言所做实证研究缺乏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农户是否从非正规渠道取得借款”来侧面解释负债渠道这一变量;解释变量f表示金融素养得分,通过因子分析法构造;X代表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各项指标、住房情况等。
对于负债规模部分,式(3)中ln_t_liab表示农户家庭总负债的对数。同时,因可能存在金融素养与家庭负债两者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吴卫星等(2018)处理方法,引入工具变量“父母中最高受教育程度”规避内生性问题所造成的对象。
2.3变量说明
2.3.1解释变量:金融素养
对于金融素养的度量,本文结合主、客观两个方面,即根据被调查者对通货膨胀、利率计算、进入信息关注度、金融常识等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得分处理,并参考Rooij等(2011)、Lusardi等(2014)、吴卫星等(2018)对金融素养指标进行处理,使用因子分析法对金融素养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受访者利率、通货膨胀、股票、基金等基础性问题及“对金融信息关注度”等主观问题调查数据进行筛选与统计分析,参考吴卫星等(2018)学者的研究方法进行因子分析,构造受访者“金融素养得分”变量。在进行因子荷载矩阵旋转后,通过因子权重赋值,构建金融素养得分。结果显示,经过最大方差法因子旋转,被提取后的四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59.92%。经过KMO检验后,得到结果KMO=0.616>0.6;而且Bartlett球形检验p值小于0.01,说明金融素养得分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释效应。基于数据可得性及工具变量可行性考虑,本文参考其他学者的方法(曾志耕等,2015;尹志超等,2014)使用“父母中最高受教育程度”作为金融素养工具变量。该指标对受访者金融素养的高低具有影响,而且父母学历在受访者组建家庭、进行负债决策之前就已决定,因此作为事前变量不会受到家庭负债决策行为的显著影响。
2.3.2被解释变量:负债行为
本文选取农户家庭是否负债、负债渠道、负债规模三个维度以阐述金融素养对家庭负债的行为影响。所有项目均无负债的农户样本视为没有负债,其他情况均视为拥有负债;而在负债渠道部分,若负债来源为银行或信用社则视为“正规渠道的负债”,其他情况均视为“非正规渠道的负债”。家庭总负债由上述负债项目加总获得,并对范围性数据进行取中间值处理。
2.3.3控制变量
基于数据可得性与目前已有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本文选取10个相关控制变量,分别为人口统计学特征中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总人口数、工作稳定情况,以及家庭金融总资产与持有房产情况(见表1)。
2.3.4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1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受访者厌恶风险并趋向于稳健型投资,平均年龄在56岁左右,且健康状况不甚良好,多数已婚并具有稳定工作,绝大多数拥有自有住房。家庭负债决策中不到半数农户持有负债,绝大部分农户选择非正规渠道借贷,仅极少部分选择银行或信用社等正规渠道获取信贷。由于本文涉及多个变量,或面临多重共线性风险,采取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结果显示各变量VIF值均小于10,认为变量之间未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表1各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3、回归结果与分析
3.1金融素养对是否负债回归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农户是否负债的决策在1%水平上呈显著负向影响,即随着金融素养的提高,农户或许更倾向于不持有负债。虽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而言,部分决策者会由于金融素养的提高,更倾向于通过信贷的方式平滑当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活幸福水平,但是农户群体普遍厌恶风险,因此在总体意义上更倾向于以持有固定资产的方式应对风险,与描述性统计结果的实际意义相吻合。
3.2金融素养对负债渠道回归结果
由表3可知,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农户是否在非正规渠道获取借款在5%水平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金融素养越低的家庭越容易选择非正规渠道负债,同样从侧面佐证了金融素养的提高或许使得农户更倾向于从银行、信用社等正规途径获取贷款而减少非正规负债比例。
3.3金融素养对负债规模回归结果
在已持有负债的农户群体中,再使用OLS模型进行回归,得到表3中列(3)结果,显示金融素养在1%水平上显著促进农户负债规模,即虽然在总体样本的回归下金融素养的提高会遏制农户对非正规渠道负债的欲望,但对已进行过负债行为的农户群体而言,金融素养的提高会使得其负债规模提高,与生命周期理论相符。同时,金融素养的提高对已取得负债的农户群体而言能促进其提升负债水平,而由于金融素养的提高能够遏制农户进行非正规渠道的金融活动,因此这部分有负债需求的农户群体可能更趋向于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贷款来缓解资金压力。
列(4)是为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而加入工具变量“父母中最高受教育程度”后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得出的结果,与前文分析基本一致,但金融素养显著性有所下降。对工具变量进行杜宾—吴—豪斯曼(DWH)检验得出P值为0.082,显然在10%的水平上拒绝变量外生性原假设。弱工具变量检验结果显示,最小特征值统计量=106.865,且一阶段F值=15.60>10,可以认为拒绝“存在弱工具变量”的原假设。综上所述,使用的工具变量所得2SLS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金融素养与农户家庭负债行为回归结果
4、稳健性检验
本文通过简单累加的方式构建新的金融素养得分变量f0,重新对上述实证过程进行回归,所获得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显示,金融素养得分简单加总后对农户是否负债影响的显著性略有下降,核心变量金融素养的显著性及影响方向均无改变,回归结果成立。
5、结语
本文使用CHFS2017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度量农户金融素养得分并利用Probit、OLS模型研究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负债决策发现:(1)农户金融素养的提高会显著影响其家庭负债决策,使得农户更倾向于避免通过负债方式以平滑消费,或许与农户群体普遍金融素养较低的特殊性有关。(2)金融素养的提高虽然未能使农户更偏向于正规途径获取负债,但能使得他们显著避免进行非正规渠道借贷行为,同样可以侧面证实金融素养的提高能够使农户群体改善负债渠道选择决策。(3)对于已持有负债的农户群体,更高的金融素养会使农户更愿意选择负债的方式来平滑家庭远期消费,以获取更高程度的家庭资产总效益,这与生命周期理论相吻合。综上,有关部门应基于农户异质性,针对不同年龄段、阶层、需求的农户群体适当提高其金融教育支持力度,引导农户通过正规途径进行合理程度信贷的积极性,缓解信贷约束。另外,针对面向于农户的金融机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及提高并规范行业准入门槛,配合金融市场及时填补法律法规漏洞,有效规避监管滞后性。
表3互联网金融中介效应检验
表4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参考文献:
[1]尹志超,宋全云吴雨金融知识、投资经验与家庭资产选择[J] .经济研究,2014,49(4):62-75.
[2]尹志超,宋鹏,黄倩信贷约束与家庭资产选择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投资研究2015,34(1):4-24.
[3]谢绵陛,颜诤住房债务对住房财富效应的抑制作用[J].商业研究,2017(2):172-176.
[4]卫星吴锟,王进金融素养与家庭负债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2018,53(1):97-109.
[5]彭显琪.朱小梅消费者金融素养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8(2)99-116.
[6]江西省金融学会课题组,张智富,张朝洋柳翠等.农村居民金融素养对金融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江西省县域调查数据[J]金融与经济,2020(3):52-59 .
[7]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8]曾志耕,何青吴雨,等金融知识与家庭投资组合多样性[J]经济学家,2015(6):86-94.
文章来源:徐逸乐,管福泉.金融素养对农户家庭负债决策的影响[J].中国商论,2022,(09):79-82.
分享:
江苏省星级饭店业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水平在国内总体处于第一方阵。新冠疫情的持续使得星级饭店的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把握江苏省星级饭店的总体规模和经营状况,促进星级饭店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恢复高质量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江苏省星级饭店的运作情况,重点针对新冠疫情影响下的饭店经营状况,梳理星级饭店开展疫情防控和自救的举措,系统提出了星级饭店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相应对策建议。
2022-05-19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阶段性“钱荒”事件的发生,让金融机构和监管层意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在新经济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更加复杂,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流动性管理架构亟待完善,但在资金“一点清算”和流动性风险总行集中管理模式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流动性管理被相对弱化,若不引起重视可能会造成风险隐患。本文通过介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管理难点,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分支机构做精、做细和做实日常流动性工作,提高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管理效能。
2022-05-19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外来音乐所无法比拟的。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外来音乐涌入我国,中国传统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已刻不容缓。
2022-03-24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逐渐被引入到新媒体网络直播带货中,但在总体直播带货的商品中农产品所占比例较低。因此,本文主要以抖音平台上的农产品直播带货为主体,通过访谈和调研,得出黑龙江省农产品利用抖音直播带货平台进行营销的相关策略。
2022-04-21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正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还面临着绿色金融意识不够、产品创新不够、法律制度不完善及专业人才稀缺等发展困境,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齐心协力、各司其职,针对困境逐一进行打破,为绿色金融创造一个公平安全、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以更好地鼓励更多机构和个人参与其中,推动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2022-04-21厘清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类型,阐述其存在状态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四渡赤水红色文化保护的对象、主体与经费;探索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措施。在此基础上,这项研究回答了四渡赤水红色文化资源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以及"怎样保护"等颇具"纲领性"的几个重要问题。
2022-03-05存托凭证作为跨境投融资工具,最早由美国J.P.摩根公司发行,现已发展成为常用的金融工具。随着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存托凭证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有利于促进资本在国际市场的自由双向流动,引导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开放,中国存托凭证的推行面临诸多风险与障碍。本文在分析中国存托凭证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市场发行存托凭证的经验,为完善中国存托凭证制度提供可行路径。
2022-03-28为提高农村产业改革的执行效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法的研究。文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进行分析,提出以生态文明、区域协调、技术发展为基础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法,以期实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供借鉴。
2022-03-25通用航空是发展的新兴行业,代表着低空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本文以现有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整体分析国内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以及限制通用航空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海南省通用航空近几年发展情况以及政策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对海南省通用航空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2022-04-28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针对国内当前乡村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大市场营销理论逻辑框架进行科学规划的思路和要点: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政府有为的“讲政治”和市场有效的“公共关系”方面建立保障战略,并通过科学的营销战略满足游客需求和实现让“人”满意。
2022-05-19期刊名称:经济研究
期刊人气:1774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经济
国际刊号:0577-9154
国内刊号:11-1081/F
邮发代号:2-251
创刊时间:195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