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初步探究肿瘤外泌体miR-2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ExoQuick提取并分离得到胃癌细胞SGC-7091外泌体,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直径大小,Westernblot法检测外泌体标志性白细胞分化抗原群63(CD63)和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外泌体与胃癌SGC-7091细胞共培养24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增殖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成功提取分离40~100nmSGC-7091细胞源性外泌体颗粒,其表达TSG101和CD63蛋白。外泌体与SGC-7091细胞共培养促进miR-21表达(P<0.01),降低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P<0.01),促进细胞增殖(P<0.01),下调caspase-3表达(P<0.01),上调Bcl-2和cyclinD1表达(均P<0.01)。结论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以通过递送miR-21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加快胃癌转移。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病变。近5年胃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胃癌位居全国肿瘤发病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以及放疗,由于在我国胃癌早期检出率较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传统手段治疗下胃癌5年生存率始终偏低[2,3]。深入研究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对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外泌体是一种直径约40~100nm的膜性囊泡网[4]。外泌体可介导多种信号传导,例如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5,6]。外泌体特异性蛋白分子主要包括白细胞分化抗原群63(CD63)、CD9和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等。因此,在实验研究中通过特异性检测相关标志物有助于外泌体的提取与分离[7]。研究发现,外泌体的宿主来源具有不同的分子调控作用,其中肿瘤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调控细胞间信号传导,促进血管新生等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肿瘤细胞代谢状态和侵袭增殖能力等,是目前肿瘤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8]。但是目前有关肿瘤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的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拟探讨肿瘤源性外泌体miR-2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细胞与主要试剂
人胃癌细胞株SGC-7091来自美国ATCC细胞库。胎牛血清和细胞培养液购于美国Gibco公司。荧光定量实时PCR(real-timePCR,RT-PCR)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PCR引物由广州锐博公司合成。外泌体提取试剂盒购自美国SystemBiosciences公司。B淋巴细胞瘤-2(B-celllymphoma-2,Bcl-2)和caspase-3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CellSignalingTechnology公司。兔抗人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兔抗人TSG101和CD63购自英国Abcam公司。兔抗人β-actin单克隆抗体购自武汉Proteintech公司。TUNEL染色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公司。
1.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PCR仪器购自武汉赛默飞ABI公司。TWK-FST32型细胞组织匀浆仪购自武汉泰普拓公司。Micro17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和FC型全自动多功能酶标检测仪购自武汉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GPJ9-TS100-F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购自日本Nikon公司。1658033型电泳仪和ChemiDocXRS+成像系统购自美国Bio-Rad公司。
1.3 细胞培养与外泌体共培养处理
将实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外泌体组。37℃5%CO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细胞贴壁生长,之后每2天换液1次。待细胞长满瓶底后进行细胞传代处理(0.25%的胰蛋白酶消化2min)。其中外泌体组采用与细胞培养液混合方式加入终浓度为0.50μg/μL的外泌体处理细胞24h,对照组细胞常规细胞培养液培养24h。
1.4 肿瘤细胞外泌体提取
采用处理完成的无外泌体的血清完全培养液培养48h,收集细胞上清液并进行离心处理。按照试剂盒进行外泌体提取。首先将培养完成的细胞上清液转移至无菌培养皿,并与等体积ExoQuickexosomeprecipitationsolution(SBI,美国)充分混合,将混合完成4℃条件下静置20h,混悬液以3000r/min离心20min,弃去细胞上清后1500r/min离心10min,收集得到外泌体沉淀物。
1.5 外泌体检测
1.5.1 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
2%戊二醛重悬并固定外泌体,PBS清洗2次,1%的饿酸固定时长1h,PBS清洗2次,乙醇脱水,将乙醇与环氧丙烷等比例混匀,室温条件下浸泡10min,后转移至环氧丙烷中再浸泡10min,最后将所取标本浸透、干燥、包埋、聚合、切片和染色,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外泌体形态学特征。
1.5.2 Westernblot检测
外泌体样品定量,对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和TSG101进行定量检测。对细胞上清液进行高速离心30000r/min,离心30min,得到细胞上清液沉淀;加入细胞裂解液于冰上裂解10min;BCA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定量上样,电泳,转膜,孵育对应抗体;显影定量检测上清液沉淀物CD63和TSG101表达情况。
1.6 TUNEL染色
倾去细胞培养液,按照TUNEL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关检测。
1.7 MTT检测细胞增殖
将消化后的SGC-7091细胞按照1×104/孔接种于96孔板,细胞贴壁生长24h后,加入终浓度为0.50μg/μL的外泌体处理细胞24h,每个浓度设置6个复孔,每孔加入MTT溶液10μL继续培养1h,酶标仪设定波长为570nm检测各孔的吸光度(absorbance,A)值。
1.8 RT-PCR检测miR-21表达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RNA样品浓度及260nm与280nm处的A值比值,之后进行RNA样品浓度标化;按照RNA反转录试剂盒说明书,配置mRNA反转录混合体系。U6上游引物:5'-CCTCACTGTCCACCTTCCA-3';下游引物:5'-GGGTGTAAAACGCAGCTCA-3'。miR-21上游引物:5'-GGGCCCAGTGTTCAGACTAC-3';下游引物:5'-GTGCAGGGTCCGAGGT-3'。将qPCR反应参数设置为:92℃,30s;92℃,5s;60℃,31s,共进行30个循环。采用7300SystemSDSSoftware分析数据,根据2-△△Ct值相对定量样本中miR-21表达。
1.9 Westernblot实验
将处理完成的SGC-7091放置于1.5mL的组织研磨管内并按照1∶4比例加入细胞裂解液放置在已经预冷后的细胞组织匀浆仪中进行研磨;4℃12000r/min离心10min,收集细胞上清液,并进行蛋白质浓度定量检测;每孔上样量为40μg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实验,根据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以及蛋白marker指示进行切胶,湿转转膜法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上,脱脂牛奶封闭2h,孵育对应Bcl-2(1∶1000)、caspase-3(1∶1000)、cyclinD1(1∶500)和β-actin(1∶5000)置于4℃条件下过夜,孵育各自对应二抗(1∶5000)1~2h,于摇床摇晃洗膜,TPBS洗涤后加入ECL,使用胶片曝光,图片扫描后用ImageJ软件计算各条带的灰度值,以各目标条带灰度值与内参β-actin条带灰度值的比值表示目标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1.10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之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方法,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 肿瘤细胞外泌体提取与鉴定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胃癌细胞株SGC-7091源性外泌体呈椭圆形或部分圆形形状,粒径大小为40~100nm。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高表达CD63和TSG101,表明成功提取到SGC-7091外泌体(图1)。
2.2 肿瘤外泌体对SGC-7091细胞miR-21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SGC-7091细胞miR-21表达增加(P
2.3 肿瘤外泌体对SGC-7091细胞凋亡的影响
TUNEL染色检测胃癌细胞株SGC-7091凋亡情况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细胞凋亡降低(P
2.4 肿瘤外泌体对SGC-7091细胞增殖的影响
MTT染色检测SGC-7091细胞增殖情况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
2.5 肿瘤外泌体对SGC-7091细胞增殖和凋亡蛋白的影响
Westernblot检测增殖蛋白cyclinD1以及凋亡蛋白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cyclinD1和Bcl-2表达增加(均P
3、讨论
胃癌是全球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环境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是造成胃癌的主要原因[9]。近年来研究发现,胃癌患者血液中外泌体相对健康人高出近1倍,其中不同肿瘤组织和细胞来源外泌体中所包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如mRNA、蛋白质和miRNA等可以递送至特异性细胞,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10]。其中外泌体源性miRNA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11]。因此,外泌体源性miRNA有望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检测靶标,为胃癌患者开拓新的治疗策略。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小分子RNA,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miRNA可以通过靶向目标蛋白,抑制其翻译,从而降低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参与相关基因表达。既往研究发现,miR-21是与胃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miRNA。进一步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通过抑制miR-21可以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12]。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中,miR-21表达上调。姜黄素可以通过miR-21/PTEN/Akt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13]。miR-21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外泌体具有体积小和分布均匀等特点,适合作为纳米级别药物载体,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转染miR-21抑制剂可以抑制巨噬细胞外泌体对胃癌细胞BGC-823的作用,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14,15]。但是目前有关肿瘤自身外泌体源性miR-21与肿瘤的增殖和凋亡的关系尚不完全明确。本实验前期通过提取胃癌细胞株SGC-9071外泌体,探究其内含物质miR-21对自身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外泌体直径大小为40~100nm,高表达TSG101和CD63,是一种双层膜状囊泡。在成功提取肿瘤细胞外泌体并将其与胃癌SGC-9071细胞共培养后,本研究组通过RT-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外泌体组细胞miR-21表达上升,提示肿瘤外泌体可能通过递送miR-21影响细胞相关生物学功能。为了进一步明确外泌体miR-21对胃癌细胞的影响,本研究通过TUNEL染色发现,外泌体与肿瘤细胞共培养可以降低细胞凋亡率,同时Westernblot检测也发现,caspase-3表达降低,Bcl-2和cyclinD1表达上升,提示外泌体miR-21可能通过作用细胞凋亡和增殖影响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探究肿瘤外泌体源性miR-21与肿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发现,肿瘤细胞外泌体源性miR-21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加快胃癌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柏玉蓉,陆一丹,孙杨承,等.预防性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21,36(4):306-313.
[3]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等.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52-58.
[4]张东焕,张素云,杨升.外泌体在胃肠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J].实用肿瘤杂志,2021,36(4):300-305.
[8]林锋,王海娟,李春晓,等.食管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4):307-313
[11]宋健,杨松林,李琳,等.外泌体对胃癌转移的作用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2):1164-1168.
[13]陈泽慧,安静,魏毋,等.消痞颗粒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miR-21-PTEN-PI3KIAKT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0,61(18)1628-1632.
文章来源:李长江,洪琛.肿瘤源性外泌体miR-21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实用肿瘤杂志,2022,37(02):123-127.
分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人力资源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医院可能面临人力资源应急组织体系不健全、人员调整配置方案不完善和日常管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价值、完善人员应急调配预案和加强人员日常管理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深圳市某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在新冠疫情期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旨在总结综合性公立医院在疫情期间人力资源的应急组织体系建设、人员调配和日常管控经验,为其他医院应对疫情发生提供参考。
2022-05-28目的:观察蒲黄消瘿贴对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肿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甲状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110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组,治疗组予蒲黄消瘿贴治疗,对照组予安慰剂贴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并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甲状腺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78.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未见明显下降(P>0.05),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缩小有效率23.6%。两组治疗后甲状腺功能FT3、FT4、s TSH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水平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TGAb及血清纤维化因子TGF-β1、CT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彩超显示甲状腺减小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蒲黄消瘿贴能够改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的甲状腺肿,抑制甲状腺纤维化,改善预后。
2022-07-08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以便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这个时间段中,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和对照组(11例,占22.00%)相比,观察组(3例,占6.00%)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整体水平明显更低(P <0.05)。(2)护理前,两组研究对象的负面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睡眠质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负面心理、睡眠质量均有明显的恢复,但观察组的恢复质量更为显著(P <0.05)。(3)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命尊严量表评分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命尊严更好(P <0.05)。(4)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表现(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提升,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更好(P <0.05)。(5)观察组(48例,占96.00%)相比对照组(39例,占78.00%)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成果(P <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给予规范化护患沟通程序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护患关系进行显著改善,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情况,取得患者家属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预后效果较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2022-04-16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从性、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诊治的84例冠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1∶1比例分组,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坚持正确服药(9.15±0.26)分、规范饮食(9.23±0.59)分、戒烟限酒(9.80±0.12)分、合理运动(9.31±0.66)分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6±0.63)分、(5.47±0.25)分、(5.82±0.37)分、(6.61±0.2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94.12±2.69)分高于对照组(83.13±3.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痛苦DMSM评分(3.43±0.12)分低于对照组(5.36±0.6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61%高于对照组83.33%(P <0.05)。结论 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一体化护理,可强化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022-04-18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体感互动游戏对老年痴呆患者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对所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623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体感互动游戏组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上优于对照组[MD=2.61,95%CI(1.14,4.09),P<0.01]。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能提升老年痴呆患者认知能力,但在日常生活能力、体力活动、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还需开展更多研究。
2022-04-07黄柏作为临床常用药之一,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糖、保护神经、止泻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目前关于黄柏的药效成分研究整体相对薄弱,对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深入。今后应从分子、细胞、组织和生物学等多方面去研究黄柏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保证黄柏合理规范地应用于临床奠定科学实验基础。
2022-04-06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支气管哮喘发作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以期降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兴市和桥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20例呼吸道疾病非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纳入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作单因素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哮喘组中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高于非哮喘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哮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76、1.914、1.718、11.393、3.245,均P<0.05);哮喘组患者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哮喘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敌对、精神病性、偏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年龄≥60岁、有吸烟史、有家族史、血清IL-4水平偏高、IFN-γ水平偏低均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支气管哮喘发作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支气管哮喘发生,且在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时需重点加强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措施。
2022-05-06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和最终结局。IPF的特征性的病理改变类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其病理改变主要为蜂窝样、网格状间质性纤维化样改变。IPF的本质是一类进行性加重、肺组织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损坏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IPF多好发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极为隐匿,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发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IPF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IPF的治疗手段非常局限且疗效欠佳,预后较差。IPF已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一大难题。综述文献发现,近些年来,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提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来治疗IPF,中医和西医对IPF的治疗研究均有了新进展,增加了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西医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抗纤维化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如吸氧和佩戴呼吸机、肺移植)。中医药治疗IPF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单味中药(黄芪、丹参、大黄)、中药复合方剂(益肺散结方、芪术肺纤汤、升陷汤、补阳还五汤、补肾通络方、麦门冬汤)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穴位贴敷、艾灸、拔罐、预防治疗、改善周围环境、肺功能训练、心理调节、食疗)。
2022-03-08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1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骨折手术患者,采用电脑盲选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75)与试验组(快速康复护理+常规护理,n=75)。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的心理状态、炎性因子以及应激反应。结果 在骨折愈合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HAM评分、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上,研究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用于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显著,对于骨折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2022-04-16为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背景下重庆市中小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现况,为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寻找新的突破点,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中小学新冠肺炎防控监进行拉网式检查。在制度建设方面,超过97%的学校建立领导责任制、成立疫情防控专门工作机构、具备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等;77.85%的学校有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在制度落实情况方面,超过97%的学校购置有防疫防护必需物资、设置有隔离观察场所、建立师生员工疫情档案、设置师生进校接受体温检测、落实"日报告""零报告"要求、在校师生员工佩戴口罩、设置废弃口罩桶;95.4%的学校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81%的学校进行出水嘴每天2次酒精消毒;76.1%的学校的教室前排课桌前沿与黑板距离不小于2.2米。防控效果方面,自2020年春季重庆市中小学复课以来,迄今为止未发生中小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案例。重庆市中小学在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方面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较好,加强饮用水消毒管理、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2022-03-11期刊名称:癌症
期刊人气:512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467X
国内刊号:44-1195/R
邮发代号:46-21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