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关怀护理模式对急诊患儿治疗情绪、治疗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儿科急诊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组间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医疗恐惧评分、治疗配合度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医疗恐惧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 Frankl 治疗依从性评分和 Houpt 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 时机理论对急诊患儿进行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医疗恐惧,提高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关怀护理 医疗恐惧 急诊患儿 护理满意度 时机理论 治疗配合度99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为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新生儿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护理质量及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在感染控制、质量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和布局设施评分分别为(93.32±2.25)、(91.25±2.02)、(91.25±2.36)和(93.25±2.2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25±2.36)、(80.25±2.36)、(81.02±2.48)和(83.02±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效果较好,能够满足新生儿护理需求,对新生儿护理质量提升有一定帮助,且能够提高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临床护理 优质护理管理 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环境护理32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分娩的新生儿8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新生儿实施传统临床护理,研究组新生儿实施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母乳喂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家长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住院时间为(3.80±0.35) d,短于对照组的(5.15±0.7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规范化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不但可提升家长护理满意率,而且能降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不良事件 护理效果 新生儿 母乳喂养 规范化护理31
目的 将认知护理干预应用于斜视患儿手术护理的过程中,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斜视患儿100例,采用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服务,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加用认知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较高(P <0.05);两组患儿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在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的比较上,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 将认知护理干预作为斜视手术患儿的理想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状态,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了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将其作为斜视手术患儿的理想护理方案。
关键词: 家属护理 抑郁评分 斜视手术 焦虑评分 生活质量 认知护理干预3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