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 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指标、疾病不确定感、情绪状态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FBG、2 h PBG及HbA1c)和MUIS评分(不可预测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不确定性)均低于参照组和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和护理前,GWB评分高于参照组和护理前(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情绪状态、主观幸福感以及血糖水平,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理护理 疾病不确定感 积极心理学理论 血糖35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患者6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与总满意度分别为93.9%、93.9%,高于对照组的81.8%、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护理过程中结合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 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3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行心理护理。对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疼痛指数评分(VAS)进行评价。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9.41%,低于观察组的97.0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53%,低于观察组的94.12%,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盆腔炎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有效的干预效果,同时辅助治疗,提高有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缓解疼痛,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妇科疾病 心理护理 慢性盆腔炎 护理满意度 生活质量3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56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370
400-888-8888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