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65论文网!业务合作:xuelin2006@126.com,站长邮箱:54612721@qq.com

400-888-8888

服务热线

论文咨询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2-03-29    23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行造口术治疗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探讨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率为42.11%(40/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造口部位、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与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肠造口[OR=4.804,95%CI(1.817,12.702),P=0.002]、尿路造口[OR=12.963,95%CI(2.940,57.154),P=0.001]、底盘渗漏次数>3次[OR=3.793,95%CI(1.199,12.002),P=0.023]、排泄物性状为水样便[OR=16.800,95%CI(3.639,77.553),P<0.001]、排泄物为尿液[OR=56.000,95%CI(6.779,462.639),P<0.001]、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OR=3.702,95%CI(1.050,13.044),P=0.0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OR=2.932,95%CI(1.200,7.161),P=0.018]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与造口部位、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

  • 关键词:
  • 危险元素
  • 回肠造口
  • 护理对策
  • 皮肤破损
  • 肠造口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是造口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排泄物接触区域皮肤发痒、发红甚至破溃,有时可深及真皮层,致使病人病情加重,影响康复效果和预后[1,2]。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可造成肠造口用具难以稳固粘贴于皮肤上,增加护理难度、造口用品消耗、治疗和护理费用,也可增加造口周围皮肤破损、排泄物渗漏发生风险,加重病人生理痛苦,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3,4]。了解影响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病人,及时实施相应防治对策干预,对预防或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对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行造口术治疗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今后护理对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胃肠外科行造口术治疗的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男61例,女34例;年龄20~89(60.40±12.14)岁;造口原因:肿瘤84例,肠穿孔3例,肠梗阻8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首次接受肠造口术治疗;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随访期间持续住院;术后行二次造口术者;死亡或病重者;有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以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入组病人资料,如年龄、体质指数、性别、手术时机、造口部位、手术方式、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造口方式、造口支撑棒、底盘区域手术伤口、造口原因、排便规律性、文化程度、造口袋类型、饮食类型、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情况等资料。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3]:造口周围皮肤长期暴露于伤口渗出液、粪便等自身潮湿源和游泳、洗澡等体外潮湿源;病人主诉瘙痒、疼痛、有烧灼感;皮肤损伤出现在与潮湿源接触部位,形状多不规则,表现为表皮侵蚀或剥脱、水疱、皮肤红斑,可有渗液;造口袋易脱落,需频繁更换;造口袋底盘撕下时皮肤损伤对应部位会出现粪便黏附。

1.3 观察指标

分析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2、结果


2.1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现状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率为42.11%(40/95)。

2.2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造口部位、底盘渗漏次数、排泄物种类及性状、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与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有关(P

2.3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以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为因变量(无=0;有=1),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排泄物性状水样便、排泄物为尿液、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P


3、讨论


3.1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的危害性

造口是人为地在腹壁上做切口,拉出一段肠管翻转缝于腹壁,以替代原来会阴部肛门的排便功能,即为粪便出口的改道,被广泛用于直肠癌等肠道疾病治疗[5,6]。尿路造口袋则具有抗液体反流作用,且末端可与床边的引流袋连接,液体可从造口袋直接流入引流袋内,便于计量和倾倒,适用于尿路造口术后早期排泄物的收集[7,8]。部分病人会因造口处皮肤受到排泄物、摩擦等因素影响而出现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增加造口感染风险,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安全[9,10]。如何有效预防或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

3.2 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研究结果显示,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排泄物性状为水样便、排泄物为尿液、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P

对于此类病人术后应选择舒适且可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的造口袋,减少造口袋对皮肤造成的刺激和摩擦,减少造口周围皮肤问题。②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底盘粘贴区域存在手术切口者护理时需兼顾伤口无菌、换药和造口底盘粘贴,加大护理难度。加上该部位皮肤有瘢痕、皱褶,易因伤口渗出、皮肤不平整等因素影响而降低底盘粘贴牢固性,增加渗漏风险,造成伤口污染、感染,延迟伤口愈合,极易引发底盘渗漏,形成恶性循环,易诱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16,17]。造口护理时可将皱褶的皮肤拉平后再粘贴造口袋,若皱褶较深,对皱褶处可适当使用防漏膏填补。若切口靠近腹股沟或脐孔而影响底盘边缘粘贴牢固度时,可在确保粘贴区域基础上用弹力胶带加宽底盘边缘,或对底盘边缘适当裁剪,防止脐孔被贴住而形成缝隙[18]。针对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者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伤口,再对造口底盘粘贴,在隔离造口排泄物、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伤口污染时,用敷料创建较为清洁干燥、平坦的底盘粘贴面,预防发生底盘渗漏,减少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③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低者自我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较差,治疗期间缺乏造口相关知识和护理技巧,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偏低,常忽略碱性肠液、尿液排泄物的排出,致使造口周围皮肤感染,长期反复易引起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19,20]。

护理人员需重视造口相关知识宣教,通过发放疾病手册、播放视频、集体授课等途径向病人讲解造口护理知识、相关危险因素等,使其充分了解造口护理的重要性,做好早期预防护理。叮嘱病人对造口周围皮肤情况应勤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清洁皮肤,依次用造口粉、喷涂液体敷料隔离排泄物,避免排泄物刺激,同时告知病人清洁排泄物的正确方式,防止其污染皮肤。造口治疗师示范造口护理用品、造口袋的粘贴、更换、排放技巧,确保病人熟练掌握每一个护理细节,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防止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

综上所述,回肠造口、尿路造口、底盘渗漏次数>3次、排泄物性状为水样便、排泄物为尿液、有底盘区域手术伤口、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是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高危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高危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病人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彦君,莫海迪,梁秀美.造口小组主导的延续护理对减少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1):1825-1826.

[2]王玉珏.ARC换药流程在结直肠癌术后造口周围皮肤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4):1302-1304.

[3]刘娜,皮红英应用造口评估表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24(6).623-628.

[4]彭娅莉.伤口造口小组在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304-306.

[5]程莎莎.医患互动微信平台对促进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延伸护理服务的意义探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4);376-378

[7]胡晓庆,谭翠莲,张莉,等.基于造口工作坊的回授法用于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J].护理学杂志,2021,36(8):66-68.

[8]谭翠莲,汪丽萍.迟发性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Ⅳ级放射性损伤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8,33(15):44-45.

[9]蒋琪霞,蔡英华,徐娟,等.二、三级防护装备所致医护人员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现况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183-187.

[10]潘莉,李贝,周小玲,等.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早期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8,25(5):66-70.

[11]夏婷婷,王淑云,杨富国,等.肠造口患者造口压力及希望水平与自我管理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8,25(18):8-11.

[12]廖情,刘学英,罗红梅,等.标准造口护理流程联合集束化护理策胳在肠造口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1,35(2):301-305.

[13]刘娜,皮红英,周静,等.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35):4252-4256.

[14]陈劫,赵锦.肠造口患儿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7,32(20):36-39.

[15]黄琼梅,黄丽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7,23(6):783-787.

[16]陶艳,陈鲁红,胡成文,等.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5).321-325.

[17]王淑霞,陈瑞平,李晓君,等.银离子敷料在肠造口周围皮炎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2):1148-1150

[18]安梦晖.家庭固定照厥者回授法健康宣教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9)3248-3251.

[19]孙琳,姚寒晖,王家成,等.移动健康教育平台在直肠癌预防性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6):2019-2023.

[20]杜丽萍,柴秀红,张华.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1,27(2):168-170.


文章来源:朱倩,林媛珍,顾云雨,胡庆霞.造口周围皮肤潮湿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22,20(09):1254-125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期刊人气:9852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8242

国内刊号:11-9355/R

邮发代号:82-734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周二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365论文网】(https://www.tixiaoyi.cn)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皖ICP备8888888号

400-888-8888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